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文娱:骂谁狐狸精呢,喊我偶像 > 第243章 音乐的艺术系和商业性

第243章 音乐的艺术系和商业性

中文啦 www.zwla.cc,最快更新文娱:骂谁狐狸精呢,喊我偶像!

录音室里,最后一个音画下休止符,旋律的尾调似乎依旧在这片空间缭绕,余韵未消。

老贾和助手坐在控制器前,仍在回味曲子中那股宏大宿命的叙述史诗。

这样的音乐作品,老贾难以想象是出自身边的少年之手。

虽然从对方第一次踏入他的琴行开始,他就一再拔高自己对少年在音乐天赋上的认知,每当他认为这已经是对方的极限。

少年都会拿出新的东西,颠覆他之前的认知。

什么叫天才。

老贾年轻的时候也被人这么称呼过,他也为此而骄傲过,但他的老师却告诉他,真正的天才他还没有见识过。

老贾曾经不以为然,直到真的进入这一行,才知道老师说的没错。

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在小圈子里称得上优秀,但真进入更大的空间,只能说是够用,所以他在乐坛也没混出什么名堂,勉勉强强做点和音乐相关的生意。

但也正因为见识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绝对是顶尖的。

陆清风的音乐作品他都听过,除了为北大量身定做的《燕园情》,传唱度不行以外,剩下的每一首曲子都兼顾了流行性和音乐性。

简单来说就是,在大众都能听得懂,听的舒服的同时,还要耐听,而不是流行一阵就消失了。

这听起来简单,想要做到却很难。

因为各种短视频的兴起,音乐有了更多的传播渠道,要火起来的几率要比以前简单的多。

抓耳的中毒性旋律,配上简单粗暴的歌词,再搭配一段卡点舞蹈,稍加引导,就很容易凭借平台的传播性带起一阵风。

但也正因为太简单了,一段时间就消失不见了。

这也就是俗称的网红口水歌。

音乐是一种结构性很强的艺术作品,包括旋律、节奏、和声、调式、曲式、织体、力度、速度、音色和音高。

旋律是指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包括高低起伏的乐音和节奏。

节奏是指音的长短和强弱,是音乐的骨架。

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是音乐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

调式是指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以一个音为中心构成一个体系。

曲式是指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包括二部形式、三部形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赋格等。

织体是指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和横向结合关系。

力度是指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速度是指音乐进行的快慢。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

音高是指音的高低,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要素。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就要从每一个方面开始精细的搭建。

纯音乐因为欣赏门槛的缘故,相比流行歌曲,在传播性上就差了一筹。

曲高和寡,音乐做出来是给人听得,太过复杂的音乐品没人听得懂,也会失去起商业性。

但过于商业化的音乐作品,过气的也快。

老贾认为陆清风最厉害一点就在这里,他把艺术和商业结合的很好。

“搞定。”

听到完整的旋律从耳机中播放完毕,陆清风也松了一口气。

这首以故宫活动为目标的曲子,也是迄今为止他花费最多功夫的音乐作品。

九尾狐知识库中自然是有这首曲子的完整版,但只有旋律,没有曲谱,所以需要他自己去扒出来。

也多亏了他对各种乐理知识的学习没有间断过,不然真完成不了这份工作。

陆清风也真是服了那群写穿越小说的老六,凭什么他们的主人公以前从来没做过这行,居然词曲谱子都能搞出来。

真觉得乐谱是。

不要小看音乐啊,混蛋!

同时,凭借他现在对音乐的认知,他对这首作品做了一些修改。

因为原版这首曲子是一首电子音乐,在前奏和衔接度的旋律他觉得不适合现场乐团的演奏,所以用自己的理解,在主体不变的情况下,做了一些修改。

目前他自己听下来,效果还是可以的,就是不知道其他听众怎么想。

他看向老贾。

“怎么样?”

老贾什么都没说,给了一个大拇指。

一旁的助手反而问道。

“哥,你之前说这曲子是故宫征集的对吧,现场演出的时候,咱能进去么?”

这个问题陆清风还真不知道。

“应该对外售票吧,你们可以关注一下故宫博物院的消息。”

看这两人的反应,是没什么问题的,陆清风也放了心。

接下来就是投稿的问题。

陆清风也早有打算,以北大的名义投递。

之前刘茜雅也说过,这次活动不少音乐界的大拿都参加了,他现在的名声还没法和这些荣誉加身的人比。

以他自己的名义投稿很容易被忽视,有北大做靠山怎么也要多受重视一些。

这事完成之后,陆清风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声声入耳》的第一期音乐会上面。

这周的节目录制重点就是这场音乐会。

……

《岁月推理》杂志社。

山田熊太已经来了五天,虽然不是他自己想来的,但他还是表现了自己专业和称职的一面,配合着这边的编辑对活动产出的九本推理小说进行审核。

审稿过程已经进行了一大半,已经看过的七本小说怎么说呢。

不能说写的差,也有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但总体来说,他觉得还是过于平庸。

不管从事件的开端,还是案情的发展,到最后的结局,都给人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没有那种让人觉得脑子都掀开了的反转。

很多诡计的设定都能在过往的一些推理小说中找到影子。

山田熊太知道这也不能怪华夏的推理作家,就是算是在扶桑也是如此。

除了那群变格派的变态。

本格推理小说写到现在,写无可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这个类型似乎已经被挖到了死胡同里。

难怪主编不看重这个活动,华夏作家并没有比扶桑作家好多少,加上文化隔阂,这些书就算在扶桑出版,也确实没多少人愿意买。

“这本还不错,双重人格加宿命论的设定,最后的留白也很有意思,主人公到底是一,还是二,作者也没有写出来,把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

山田熊太放下自己看完的第八本书。

书名是《亲爱的,为你致上杀意》,作者雪怪。

还剩最后一本书没看,但山田熊太觉得最后的大赏应该就是这本书了。

可读性超出其他几本一个档次,质量放到扶桑推理小说界,也是不差的。

他为自己挖到一本好小说而开心,这次的出差也不算一无所获。

还剩最后一本,山田熊太揉了揉眼睛,打算结束今天的工作。

明天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