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文娱:骂谁狐狸精呢,喊我偶像 > 第244章 一个华夏人写的扶桑小说

第244章 一个华夏人写的扶桑小说

中文啦 www.zwla.cc,最快更新文娱:骂谁狐狸精呢,喊我偶像!

“山田先生,回酒店么?”

山田熊太刚刚走出房间,就看到一男一女从这边走过。

男的是一位斯斯文文,不到三十岁的青年,山田熊太认识,是,《岁月推理》的编辑,姓赵,名字对他一个扶桑人来说有点绕口:昙昙。

“是的,赵编辑。”

扶桑的声调因为只有高音和低音,也就是汉语的一声和三声,所以他们说汉语的时候,口音很重,也就是所谓的大佐味。

山田熊太在华夏留了几年学,稍微好一点,但依旧没法避免。

“这位是?”

他看向赵昙昙身边的女子。

以他的眼光来说,这绝对是一位称得上漂亮的女性,年龄不大,身上有股很柔和的气质,让人心生好感。

“哦,这位是和我们杂志社合作的一位作家的经纪人,这位作家也参加了活动,所以过来看看。”

“原来如此。”

山田熊太不觉得奇怪。

相比华夏这边作家经纪人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欧美和扶桑那边的经纪人制度已经非常成熟。

作为编辑的他经常接触这类人。

“山田先生稿子审的怎么样?”

赵昙昙客气的问了一句。

山田熊太看了他身边的女子一眼,也很客气的回答道。

“华夏不愧是人杰地灵的大国,每一部作品我都很喜欢,所以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阅读。”

“辛苦山田先生了,我们也不打扰你,你早点休息。”

赵昙昙闻言也没继续深聊下去。

山田熊太微微点头,然后离开。

望着扶桑编辑离开的背影,赵昙昙忍不住吐槽。

“这小鬼子不愧是在我们国家留过学,太极耍的很溜啊。”

身旁的杨秀秀笑道。

“可能以为我是来打探消息的吧,不管他,去看看你们找到那个日文翻译。”

两人也随机离开。

……

《岁月推理》杂志社没有单独的总部大楼,而是在一间办公大楼租用的场地,山田熊太搭乘电梯下楼。

正好有两个杂志社员工也一起下去

密闭的空间里,他听到两个人的谈话,或许是干这一行的缘故,谈论的也是相关的内容。

“哎,这期的《科幻世界》你看了没有?”

“看了,看了,你想说那篇《三个无中生有的故事》是吧?”

“对,一开始看这篇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衔尾蛇。”

“我跟你想法一样,第三个故事中大蛇和蜥蜴相互融合,就和衔尾蛇一样,小说中三个故事因果也代表着一种循环。”

“厉害的是三个故事、微观、宏观、因果的关系,能文字把这个概念写出来,真是厉害。”

“你也不看看他是谁,陆清风。”

山田熊太没有偷听别人谈话的爱好,可电梯空间不大,这些话自然而然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在华夏待了好几年,他当然知道《科幻世界》这本杂志,以前留学的时候还买过。

对话中提到的一些概念也让他对两人说的科幻小说产生了一丝兴趣。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扶桑的科幻小说同样出色。

50—70年代这个阶段,是扶桑科幻文学的巅峰,出现了好几位写科幻的文学大家,70年代中后期,扶桑其他文化快速发展。

动漫,游戏、影视这些文化产品同样作为科幻的载体在世界范围内攻城拔寨,一直到如今。

文学方面虽然不如以前,但底子依旧深厚。

和《小说宝石》同根同源的《SF宝石》就是一本科幻杂志。

电梯停在一楼,等两人走了出去,山田才随后出来。

来到外面,因为地处北方高原,天气已经很冷了,山田感觉和到了冬天的北海道一样。

他裹紧了大衣,返回酒店。

途中的时候,他看到一家书店,想起刚刚电梯里听到的对话,觉得待在房间没什么意思,于是进店买了一本《科幻世界》。

吃过晚饭之后,他拿起这本杂志找到了那两人说的文章。

《三个无中生有的故事》

这篇文章字数并不多,他很快就看完了。

细细品味便觉得既有意思,三个风格迥异却又浑然一体的短故事组成,每个故事看似是单独的个体,但实际情节互相印证,哲学隐喻极其精妙。

故事的设定奇特,高屋建瓴的宏观概念下又不缺乏细节。

他又好久没有看过这么优秀的科幻小说了。

这篇小说让他想到了阿西莫夫的短篇《最后的问题》。

这位科幻大师在小说阐述的概念和这本一样,也是宇宙周而复始的循环问题,不过是更加宏观雄伟的循环。

好的文学作品总是给读者一种心灵上的享受。

山田记住了这个叫做陆清风的作者,唯独有些可惜的是这篇文章太少了,不期然的就想看看这位作者的其他文章。

明天可以问问那位赵编辑。

他心里想着,去翻其他文章了。

……

第二天的时候,继续审稿的工作,《岁月推理》专门为他准备了一个阅览室。

山田本来是想问一下昨晚心心念念的问题,但编辑部开早会,其他不熟悉的人他不想去麻烦,于是觉得等一等,先把最后一本看完再说。

书稿被全部打印成册。

他进入阅览室,拿起最后一本,书名印在第一页的A4纸上。

《占星术杀人魔法》

作者:陆清风

咦?这么巧的么?

应该没人会用同一个笔名吧。

山田按下心中的疑惑,看了起来。

很少见的,是以扶桑为背景的推理小说,如果是扶桑作家自然没什么特别,但一个华夏作家写扶桑的故事,就很有意思了。

因为文化认知的不同,这种文章一般很难写的好。

就像他在华夏留学多年,也不敢说写一本华夏风情的小说。

“还是昭和背景,这人对自己太自信了。”

山田暗自摇头,有一种被小瞧了的感觉。

虽然扶桑文化学习融合了华夏,但一个华夏人没有深入了解过,又如何能写好扶桑?

“最多就是借用了一下时间,地名,肯定又是用华夏的思维来写的故事。”

心里下了判定,山田继续往下看。

最初的两章平平无奇,甚至有些无聊。

让他忍着心里的不痛快,一直能看下去,是他出于对自己职业的专业。

然后,他发现自己停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