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双穿暴富:技能系统宝库 > 第87章 重燃希望

第87章 重燃希望

中文啦 www.zwla.cc,最快更新双穿暴富:技能系统宝库!

东华贸易公司的仓库外,一派繁忙景象。

无数满载着物资的货车,如长龙般依次排列,等待进入仓库。

车身上印着各家运输公司的标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仓库的大门敞开着,工作人员忙碌地穿梭其中,指挥车辆停靠、物资卸载。

袋装大米一层一层地向上堆砌,给人极其强烈的秩序感。

成箱的矿泉水整齐堆放在一起,仿佛透明的堡垒。

方便面箱堆积如山,各种口味的包装五彩绚烂。

帐篷的颜色为军绿色,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

……

李少华独自一人来到仓库。

轻轻挥手,将所有物资收入系统宝库。

然后嗖一声,穿越回异界。

水城。

薛氏医馆内,氤氲着清雅药香,沁人心脾。

年逾花甲的薛神医,身着黑色长袍,如雪美髯垂落胸前。

头发雪样洁白,泛着丝绸般的光泽。

整齐束在头顶,用一根古朴的木簪挽住。

面庞红润,肌肤细腻,如同历经沧桑的玉器,透着温润的光泽。

他端坐太师椅上,正注视着弟子为病人诊治。

门口传来轻盈的脚步声,薛神医下意识地循声望去。

一位衣着华丽,气质高贵的公子哥翩翩而入。

当他踏入医馆的一刻,仿佛整个空间都因他的到来,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光彩。

公子哥加快脚步向前,一脸恭敬而诚挚的笑容。

他来到薛神医面前,停下脚步。

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抱拳,深深行礼。

动作流畅而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

薛神医脸上的表情,起初惊讶,继而是难以置信。

嘴角微微颤抖着,最终化为难以言喻的激动。

他似乎想要立刻说些什么,却又因太过惊讶和激动,一时语塞。

钻研医术大半辈子,无数次妙手回春,薛神医自视甚高。

可以说,在医学方面,他唯一钦佩的人,便是眼前的李少华。

“李公子……真的是你!”

薛神医终于喊出了声,明显有些颤音和变调。

“少华见过薛神医。”李少华的声音温润如玉,带着几分恭敬,又透着一丝亲切。

薛神医望着李少华,心中五味杂陈。

他长叹一声,心悦诚服地说道:“薛某人哪里称得上神医二字,李公子的医术妙到毫巅,才是当之无愧的神医!”

上次在苏记木业,面对苏老板的持续高热,命悬一线,薛神医束手无策。

李少华到来后,仅用几粒仙药,便将苏老板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当时的情景,薛神医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那种无力感和挫败感,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薛神医喘不过气来,久久无法释怀。

“薛神医言重了,少华愧不敢当。”

听着薛神医发自肺腑的赞叹,李少华不由脸颊泛红,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自己比薛神医高明,完全得益于技能系统宝库的强大加持、现代医学的丰硕成果。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可耻的奥运选手,依靠兴奋剂的魔力,从真正的冠军手中夺走最宝贵的金牌,心中充满愧疚和不安。

薛神医带着李少华,穿过诊室后的通道。

轻轻推开一扇雕花门门,进入内室。

医馆的内室,仿佛是与外界喧嚣隔绝的一片净土。

红木书架上,整齐排列着无数古代医学典籍。

封面或陈旧泛黄,带着岁月的痕迹。

或经过精心修复,依然展现出古朴的韵味。

墙上,挂着几幅描绘古代名医的画卷。

其中一幅画卷中,一位名医身着长袍,头戴方巾,正低头沉思。

他左手托着下巴,右手自然下垂,手指微微弯曲,似乎在感受着身体的脉象。

面前摆着一张书桌,放有一本打开的医书。

书页上的文字密密麻麻,正等待他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身旁,一个小火炉上煮着草药。

热气腾腾,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仿佛在为他的思考提供灵感。

另一幅画卷里,一位名医执笔开方。

他坐姿端正,身体微微前倾,右手紧握着毛笔。

笔尖在纸上流畅地滑动,书写着生命的希望。

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目光随着笔尖移动,每一个笔画都充满了力量。

一位患者满怀期待地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信任和希望。

李少华正沉浸于内室的医学氛围时,一名年轻弟子上前奉茶。

“公子,请用茶。”

“谢谢!”

品茗寒暄间,李少华说明来意。

他想请薛神医前往黄草山,为难民治病。

李少华斥巨资买下黄草山,用以安置10万难民的事情,薛神医有所耳闻。

望着李少华充满恳切的眼神,薛神医心中泛起阵阵波澜。

他一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本就心怀大爱。

如今无数难民饱受病痛折磨,他心中自然不忍。

“医者仁心,救死扶伤乃我辈之责。”薛神医眼神中流露出坚定:“老夫愿前往黄草山,竭尽所能,治病救人。”

李少华闻言,大喜过望,连忙起身作揖:“多谢薛神医大义援手!”

……

乌柳村建筑队,在队长张五的带领下,对黄草山进行初步规划和整理。

他们沿着山势,开辟出一条条简易道路,以便后续运输物资和人员通行。

山下空旷地带,李少华亲自组织指挥,让难民搭建临时居住营地。

展开篷布、组装支架杆、撑起敞篷、打入地钉、拉紧防风绳……

一顶顶军绿色的帐篷,如雨后蘑菇般迅速出现。

整齐排列着,形成一个个有序的方阵。

从远处望去,就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波涛起伏,充满动感。

无家可归的难民,终于有了暂时的避风港。

紧接着,分发各种生产生活物资。

整个营地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薛神医带着一帮弟子,背着沉甸甸的药箱,踏入这片充满苦难却又孕育着希望的土地。

在建筑队的帮助下,他们搭建起一个简易诊疗区,为广大难民提供医疗救助。

诊疗区的的大门上方,李少华弄了一个巨大的红十字标识。

红白相间的色彩,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老远就能看到。

难民中会手艺的工匠,比如木匠、石匠、铁匠、泥瓦匠之类的,被直接编入建筑队,参与工程项目建设。

10万难民的庞大营地,每天产生的排泄物,堪称一道壮观的风景线。

李少华要求建筑队,临时茅厕至少得弄1000个,男女分开那种。

难民中文盲不少,于是在茅厕门上贴布条,方便大家识别。

红布代表女厕,黑布代表男厕。

为清理茅厕,又在难民中招募人员,组建光荣的掏粪队。

他们不怕脏、不怕累。

每天定时清理茅厕,把排泄物运输到指定的处理地点。

尼玛,妥妥的环保卫士啊!

这天傍晚,随着一股清泉从井底涌出,欢呼声响彻整个难民营地。

第一口井的成功出水,滋润着每一位难民饱受煎熬的的心田。

他们的眼神中,重新燃起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