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 > 第167章 年度计划1

第167章 年度计划1

中文啦 www.zwla.cc,最快更新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

昨天发的1000美金让IT运维支撑部超过99%的人都很快乐,除了四个四级部门经理:桌面云和系统运维中心的胡笳、基础架构和网络支持中心的张福全、应用支持服务共享中心的徐双龙和热线中心的张平安。

因为今天是他们的汇报日。

要向陈默汇报他们各自部门2016年的年度计划。

华兴蓉城研究所U1二楼的走廊里,暖气开得很足,驱散了玻璃幕墙外透进来的寒意。

陈默站在全景落地窗前,看着楼下人工湖面被雨点击碎的倒影。

他感觉今年冬天的雨水特别多,而且还不全是那种牛毛细雨,搞得刚从鹏城回来的他都有些不习惯。

脑海里却想的是今年要不要带上家里人换个地方过年。

哎,好像不要行,今年春节期间志勤表哥要结婚,两家关系好,关键时刻不能缺席...

就在他想着心事的时候,“陈总,人都到齐了。” 部门里新入职的秘书小唐轻轻扣响了门框。

小唐是今年部门里新入职的三个操作族秘书之一,因为颜值和身材很能打,刚入职没多久就已经遇到过好几次很多隔壁U2、U3的研发同事要电话的情景。

可别以为搞研发的都是闷骚,那是刻板印象,有很多人都骚在明面上。

不相信的人可以去加个微信技术群看看,里面充满了每天大家摸鱼时发的各种H图和视频。

甚至想要的某些资源在技术群里都是第一时间有共享的。

这些技术群多好啊,可惜就是有点容易被举报...

说到小唐等三个操作族秘书,还有个小插曲,部门里有人吐槽陈总想降本增效想疯了,主意都打到秘书身上去了。

结果差点没被绝大多数人的唾沫星子淹死,用何民丰的话说就是“咋滴?秘书岗位是要造原子弹呐?多复杂啊还非得用专业族?”

而去年入职的前辈周晓楠则是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她只是普通二本,看样子是赶上了这最后一波二本应届生进华兴。

因为她看过最新的校招计划,以前早年间华兴还会去湘西的首吉大学这种级别的学校,现在好像也不太去了。

陈默路过走廊的时候能隐约能听到楼下的各种讨论问题和跟用户通话的声音,这种繁忙感让他很喜欢。

倒不是因为他是先天牛马圣体,实际上对于勤劳的华国人来说,一天充实的工作绝对比坐办公桌前摸一天鱼舒服。

这里说的摸鱼是在办公桌前不能打游戏不能看小说啥也不能干那种。

反正陈默刚当工程师的时候日子过得很开心,每天忙忙碌碌但是加班也不算严重,时间一晃就到了6点。

除了不能装逼,一切都很美好。

会议室里飘着现磨咖啡的香气,新来的秘书小唐还挺贴心。

帮陈默这个部门头号牛马准备好了他专属的牛马提神水。

胡笳正在调试投影仪,纤长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大屏幕上闪过“桌面云2016年度规划”的标题;

张福全窝在角落的椅子上核对数据,全神贯注的看着笔记本电脑;

徐双龙则站在白板前,用红笔圈画着组织架构图;

张平安正往笔记本上誊写着什么,笔尖与纸页摩擦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他们四个都格外紧张,因为远在鹏城的苏总会视频会议接入。

甚至连徐平听说了陈默今天要给部门2016年定下基调也颇有兴趣说他也听一耳朵。

其余四人哪跟徐平这种董事会成员交流过啊,哪怕对方只是旁听。

平常接触徐董最多的不是公司在W1上签发的各种文件有他的名字、就是他在XX会议上的讲话、亦或是公司华兴人报上的各种新闻稿。

陈默倒无所谓,听就听呗,徐董听了他自己既不会掉块肉又不会涨工资。

上回在渡河项目中和徐董吵完架的陈默都开始YY开着他的宾利去开滴滴了,一年后说不定能一边当网红一边和各路嗨丝妹子彻夜长谈。

也就视频那头的徐董不知道陈默的想法,否则铁定想抽出20米砍刀先砍为敬。

“开始吧。”陈默在主位坐下,深蓝色衬衫袖口露出半截机械表盘,“大家还是稍微控制下时间啊,今天我不想加班。”

牛马已经觉醒,牛马誓不为奴!

他预计今天的汇报时间不会短,先提前定下个基调。

胡笳点击激光笔,大屏切换成架构图。

“去年我们完成了三件大事。” 她的声音清脆如冰,“第一,全球桌面云节点从37个扩展到89个;第二,故障响应时间从平均43分钟压缩到19分钟;第三,能耗同比降低28%。”

陈默注意到她特意调暗了会议室的灯光,让屏幕更加清晰。

这个细节让他想起前世胡笳在技术大会上惊艳全场的演讲,有些人天生就懂得如何用数据讲故事。

胡笳握着无线鼠标划出电脑里的思维导图。

她今天特意穿了浅灰色西装,袖口露出半截白色衬衫,干练中透着学术气息。

“今年重点推进三个方向:首先是桌面云资源池扩容,计划将虚拟桌面密度从每台服务器50个提升到80个;其次是自动化运维平台二期建设......”

陈默突然打断:“虚拟机冷迁移的平均耗时是多少?”

“目前是17分钟。”胡笳迅速调出监控报表,曲线图上红色标记显示峰值时段的数据,“上周刚优化过存储链路,比三个月前缩短了4分钟,不过...”

她顿了顿,滚动鼠标滚珠放大某个节点,“遇到突发流量时,IO延迟还是会超过阈值。”

“有没有考虑容器化改造?” 陈默用激光笔圈住资源池架构图。

陈默这个狗贼开始“装逼式”指导了,解释一下容器化,就是比如把办公环境打包成标准化镜像,用户登录时动态加载。

就像给每个员工发个集装箱,里面装着电脑系统,随时能搬到新服务器上启动。

这种技术在后世已经很成熟,已经大规模商业化,但这个时间段还是属于很新颖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