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 第115章 归来密谈

第115章 归来密谈

中文啦 www.zwla.cc,最快更新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第二日傍晚,周桐一行人终于望见了桃城北门的轮廓。城墙上值守的士兵远远认出他们,立刻兴奋地要跑去通报。

\站住!\周桐急忙喝止,\大半夜的,扰人清梦做什么?\

几个士兵连忙收住脚步,向周桐行礼压低声音道:\大人回来了!\

周桐翻身下马,带着一帮人走进了城门,招手让众人围成一圈:\都听好了,临山县的事谁要是敢到处乱说——\他做了个扫地的动作,\就去扫一个月茅房!\

众人连连点头,突然一声厉喝从暗处传来:\什么人鬼鬼祟祟聚众闹事?!\

万科一个箭步蹿上前,把脸凑到巡夜的吴毅面前:\是我们!别嚷嚷!\

\老、老爷?!\吴毅借着月光看清来人,惊喜地就要行礼。

周桐一把扶住他:\嘘——小点声。\他指了指城内,\带我们去见陶老。\

吴毅面露难色:\这么晚了...\

\有要事。\周桐压低声音,\赶紧的。\

一行人借着月光悄悄进城。周桐惊讶地发现,短短七八日,桃城街道平整了许多,两旁还栽了新树苗。几处废弃的宅院被改成了晾晒场,月光下堆满新收的草药。

\陶老带着大伙干的。\吴毅小声解释,\杜主簿说现在银钱紧张,就许了大家...\他忽然住口,因为万科正拼命朝他挤眉弄眼。

\你小子闭嘴!\胡胜一把捂住万科的嘴,大虎默契地掏出了绳子。

周桐无奈摇头:\带路吧。\

来到陶明住处时,吴毅说什么也不敢上前敲门。周桐朝万科使了个眼色,后者嘀嘀咕咕:\苦活累活都让我...\

\加钱。\周桐无声地比了个口型。

万科眼睛一亮,一个箭步冲上前\哐哐\砸门:\陶老!快开门!出大事了!\

刚喊完\出大事了\,万科就被胡胜一个绊腿放倒。大虎和二壮立刻扑上去,一个塞嘴一个捆绳,三滚还贴心地用布条在他嘴上打了个结。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屋内顿时一阵骚动。油灯亮起,传来陶老夫人惊慌的声音:\老头子,是不是贼.......\

\嘘——\陶明披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赤着脚摸到门边。他抄起门闩,猛地拉开门——

月光下,周桐一袭风尘仆仆的官服,正尴尬地冲他拱手。身后几个亲信押着个被捆成粽子的万科,大虎还死死捂着他的嘴。

\周桐?!\陶明手中的门闩\咣当\掉在地上,\你这孩子...大半夜的...\

老夫人提着油灯赶来,灯光照见周桐疲惫的面容。她惊呼一声:\怎么瘦成这样了?快进来!\

\老夫人不必担心,我们刚回来,打扰您二老了。\周桐连忙拱手行礼,月光下他的官服下摆沾着斑驳的暗色痕迹。

老夫人——陶明之妻苏兰,是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此刻正提着油灯仔细打量周桐:\你这孩子,这么晚来找老头子,一定是出了要紧事吧?快进来!\她朝门外众人招手,\都别站着了,进屋说话。\

周桐连忙摆手:\不必了老夫人,让他们在外面候着就好。您抓紧休息,我来找陶老说些事情就回去。\

苏兰还想说什么,陶明已经接过油灯:\老婆子,你先回屋歇着吧,我和小周说会儿话。\

火把的光亮中,陶明突然注意到周桐官服上大片的暗色痕迹。他猛地抓住周桐的手臂:\小周,你受伤了?\声音里满是惊惶。

\陶老放心,我没受伤。\周桐安抚地拍拍老人的手,\这些...过会儿一起说。\他转向一旁的吴毅,\吴毅,辛苦你再跑一趟,把杜主簿也叫来,我们一起说。\

吴毅领命而去,几个士兵举着火把跟在他身后。月光下,他们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街角。

周桐和陶明在院子里坐下。四月的夜风还带着几分凉意,院角的黄瓜架子上已经爬满了嫩绿的藤蔓,几朵小黄花在月光下若隐若现。远处的池塘传来蛙鸣,空气中飘着泥土和青草的清香。

苏兰端来两杯热茶放在石桌上,又拿出一件外衣披在陶明肩上:\夜里凉,别冻着了。\她担忧地看了眼周桐单薄的官服,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回了屋。

陶明抿了口茶,长叹一声:\说说吧,你们在临山县遇到了什么事?\

周桐摇摇头:\不急,等杜衡来了再说。\他笑了笑,\陶老,这几日我不在,县里可有什么困难?\

陶明盯着周桐官服上的血迹,眉头紧锁:\这些血......\

\不小心在地窖里碰的,过会儿一起解释。\周桐再次安抚道,手指轻轻敲击着茶杯。

陶明这才稍稍放松,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困难嘛......清泉县迁来的百姓已经安置妥当,但问题也不少。\

他掰着手指数道,\一是人手多了,开垦的积极性反而不如从前——以往有银钱奖励,现在库房紧张,只能记工分,大家热情就低了。\

周桐点点头,月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

\二是粮食。\陶明继续道,\虽然清泉县带来了些存粮,但四百多张嘴,每天消耗惊人。我大概算过,照这样下去,撑不到夏收就得断粮。\

夜风吹动黄瓜叶子,发出沙沙声响。一只萤火虫飞过两人之间,在黑暗中划出一道微弱的亮光。

\还有那些金人俘虏...,,,,,\陶明压低声音,\每天也要消耗粮食,百姓们颇有微词。杜主簿建议让他们干些重活,但.........\

\但什么?\

\但赵德柱那憨货,居然教他们使刀!\陶明气得胡子直翘,\说什么'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气得我差点拿戒尺抽他!\

周桐忍不住笑出声,又赶紧捂住嘴,生怕惊扰了屋内的苏兰。

\最麻烦的还是银钱。\陶明叹气道,\清泉县合并过来后,各项开支剧增。修城墙、建学堂、开医馆...样样都要钱。杜主簿精打细算,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周桐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茶杯边缘画着圈。月光下,他的表情时而凝重,时而舒展。

\的确都是大问题。\他最终说道,\不过........\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周桐的话。吴毅带着杜衡匆匆赶来,杜衡连官服都没来得及穿整齐,只套了件深蓝色的长衫,头发简单地束在脑后。

\大人!\杜衡快步上前行礼,\您回来了!\

周桐起身相迎:\杜主簿,深夜打扰了。\

\大人言重了。\杜衡的目光同样被周桐官服上的血迹吸引,\您这是........\

\坐吧,我慢慢说。\周桐示意众人围坐在石桌旁。

月光如水,洒在四人身上。周桐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临山县的见闻——从他发现死尸,再到夜晚被访问,然后就是他在衙门和黄安的对峙,当然,在地窖的说辞是他被包围,然后忽悠住黄安,然后再到后来的演戏和黄安送来的五千两银子。

\.........最终,黄安交出了五千两赃银。\周桐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我留了一半在临山县用于抚恤矿工和重建,带回了二千五百两。\

陶明和杜衡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二千五百两?\杜衡的声音有些发抖,\我没有听错了吧?\

周桐微微点头,示意身后的大虎。大虎会意,将背着的沉重木箱 “哐当” 一声放在石桌上,木箱与桌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大虎伸出粗壮的手指,缓缓拨开木箱上的搭扣,随着 “咔哒” 两声轻响,箱盖被缓缓掀开。

月光下,银子的光芒瞬间映入众人眼帘。一锭锭雪白的银子整齐码放着,层层叠叠,散发着冷硬而诱人的光泽。陶明的眼睛瞬间瞪大,脸上写满了震惊,他微微颤抖着伸出手,轻轻触碰其中一锭银子,像是在确认这一切是否真实。

杜衡则呆立当场,嘴巴微张,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如梦初醒般喃喃自语道:“这么多银子…… 真的足够桃城的开支了。” 他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桃城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陶明放下银子:\小周,那黄安...就这么放过了?\

周桐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这是他的供状和认罪书,还有他自愿以全族之力赎罪的承诺。临山县的矿山,现在由黄家子弟亲自开采,所得七成用于赔偿受害者。\

月光下,陶明仔细阅读着文书,眉头渐渐舒展:\这.........这倒是比直接杀了他更解气。\

\不仅如此。\周桐继续道,\,每搁一月我会让胡胜去那里监督,两月为一期,黄安必须亲自来桃城汇报情况。\

杜衡敬佩地看着周桐:\如此一来,既惩治了贪官,又为临山县百姓争取了补偿,还充实了桃城的库房.......\

\先别高兴太早。\ 周桐苦笑道,\这些银子该怎么用,还得好好规划。而且咱们得尽量节省着花,每一笔都得用在刀刃上,剩下的银子就留作应急资金。\

陶明捋着胡子点头:\确实。眼下最急的是粮食问题...\

\先拨三百两购粮吧。\ 周桐思索片刻后说道,\杜主簿,你安排可靠的人去周边州县采购,尽量挑选品质好、价格公道的粮食,赶在夏收前备足。要是这三百两不够,再视情况追加,但务必控制开支。\

杜衡迅速心算,随后说道:\三百两的话,正常情况下能购粮五百石左右,加上咱们现有的存粮,若合理调配,撑到秋收问题不大。\

\再拿出二百两奖励开垦。\ 周桐接着说,\还是按亩数发放,但要严格核查新开垦的土地,杜绝虚报冒领的情况。\

\妙!\ 陶明击掌道,\这样秋收后粮食问题就能缓解不少。\

\剩余的两千两.........\ 周桐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城墙修缮至关重要,拨二百两,找靠谱的工匠,保证工程质量。

学堂建设关乎桃城的未来,也给二百两,不过前期筹备要做好规划。

医馆的开设也不能马虎,同样二百两,药材和请大夫的费用都要考虑周全。\

杜衡一边认真地记录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边仔细聆听,时不时点头。

\剩下的一千四百两,陶老,您看如何安排?\ 周桐看向陶明。

陶明沉思良久,缓缓说道:\老夫建议,二百两用于抚恤阵亡将士家属,让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一百两改善衙役待遇。另外拿出五百两用于培养守军,购置一些兵器、铠甲。剩下的六百两,留作应急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周桐点头赞同:\就按陶老说的办。杜主簿,这些银子的支出就由你严格把控,每一笔花销都要有详细记录,咱们得把每一分钱都花出价值来。\

月光西斜,已是深夜。苏兰从屋里探出头:\老头子,都什么时辰了,还不让小周回去休息?\

陶明这才惊觉时间流逝:\哎呀,光顾着说话,都忘了时辰。\他关切地看着周桐,\你先回去好好休息,明日再详细商议。\

周桐起身告辞:\那这些银子........\

\先放在县衙库房。\杜衡道,\明日一早我就去安排。\

众人起身相送。苏兰却拉住周桐:\这么晚了,不如就在这里歇下吧?我给你收拾间客房。\

周桐婉拒道:\多谢老夫人好意,不过...\他脸上闪过一丝温柔,\家里还有人在等我。\

苏兰了然地笑了:\去吧去吧,年轻真好啊。\

月光下,周桐带着部下离开陶宅,向县衙方向走去。

夜风拂过他的脸庞,带着四月特有的温暖与花香。远处,桃城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