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屈就汉王
中文啦 www.zwla.cc,最快更新汉室风云录!
萧何谏曰:虽王巴蜀之恶,犹胜死乎?
怎言会死?
岂忘张良之言乎?今兵弗如项羽多,强悍善战又弗如,百战百败,乃送死,不死何为?
闻言,刘季渐渐冷静下来,侧耳倾听。
萧何继续道,《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俗语曰,天汉,以汉配天,其称甚美,夫能屈于一人之下,而于万乘诸侯之上伸张其志者,商汤,周武也。大王不欲此功业乎?
言至于此,刘邦的脸色稍缓,想想天汉二字,终于恢复那淡淡的笑容。
萧何的进谏依旧在继续,臣愿大王王巴蜀,休养其民,招致贤人,收用巴蜀财力,还定三秦,而天下可图也。
话音未落,刘邦乃道,善。
刘邦言毕,萧何将一卷竹简递给刘邦,示意其观。
刘邦诧异,何也?
萧何道,大王一观便知。
微微泛青的竹简半遮刘邦之面,渐渐,刘邦喜上眉梢,脸上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巴蜀乃天府之国?
秦简上尽载连年赋税。
刘邦忽然神秘道,此事尚有孰知?
秦律令图书皆由臣藏,未有人知,否则范增断不会谋封巴蜀于王。
此事保密。
诺。
分封之事,一旦开始便不会轻易结束。
刘邦眼神中如日月般闪烁,项羽分封诸王,吾亦当封赏诸将吏。
看着刘帮满血复活,周勃樊哙灌婴立刻兴奋的将汉王即将封赏的消息传播开来。
三人离开后,刘邦正欲换菡儿服侍洗脚休息,萧何道,大王,且慢。
刘邦笑道,未来之萧丞相,安心,吾愿王巴蜀。
笑容始终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往来的笑容中,事情往往会融于水中。
萧何神秘一笑,吾王既王巴蜀,不如再争取汉中,以做还定三秦之基。
汉中郡?
刘邦眼睛发亮,望向萧何。
萧何立刻从怀里取出一帛书,展开之后乃一张秦统一之后的天下郡图,三十六郡,以及后来增置的郡县。
看到这张地图,刘邦惊讶,此图?
萧何微笑,此图在臣初入秦宫时所得。
刘邦露出赞许的眼光,接着便在地图上找寻汉中郡。
如月光般凝练的目光慢慢暗淡下来,因为他看到汉中的位置。
刘邦倒吸凉气,汉中郡,紧挨关中,欲项羽准,难。
萧何又是神秘一笑,项羽欲击大王,此事仍能化解,况此小事乎?
言毕,刘邦见萧何那笑容,立刻明白,子房。
萧何点头,项伯。
绿色的韩军大帐内,张良和韩王成本相对而坐,此刻张良起身出帐,便是一阵惊讶。
那一份讶色消失后,张良重新恢复成常态。
张良道,送予韩王乎
来者摇头,此乃汉王赠予张君。
百溢之金,二斗之珠,此等赏赐令人不免咋舌。
张良朝着霸上,深深一礼,多谢汉王厚爱
言至此,送金珠之士卒立刻转身边走。
张良道,何以急走?良有言。
try{ggauto();} catch(ex){}
士卒回道,汉王有令,金珠务必送至,恐张君不受,故急走。
钱财无人不爱,然张良之淡泊,刘邦深知张良之所欲乃复韩,非金银所能动,故士卒搁置便走。
钱财对于张良而言,的确不是很热衷,当初明明可以做个富家翁,偏偏散尽家财求死士,刺秦。
这次的赏赐,张良没拒绝,他可能没那么热衷,但他可以送人。
感恩,张良一直心存感恩,感恩韩国赐予的三世相韩,故刺秦,感恩刘邦助韩王成,故随刘邦入关。
金珠,张良收下,不是为自己。
张良道,汉王何在?
士卒回道,汉王于霸上寻一阁亭,在此封赏诸将吏。
张良谢道,劳烦回禀汉王,良稍后当亲自拜访。
担心,自分封后,张良一直比较担心刘邦,忧心刘邦怒而误事,一心欲做关中王,如今被撵到巴蜀,岂能忍。
为刘邦之恩遇,张良已为其谋划一计。
士卒见张良欲拜访汉王刘邦,便留下一骑为其引路,其余复命。
简易的阁楼内,刘邦与诸将吏齐聚,正在封赏。
首先正式封萧何为丞相,封曹参为建成侯,赐周勃爵为威武侯,正式授予将军印。
曹参笑道,昔日,参虽为麒麟将,然却未有印绶,今日乃佩印之将矣。
周勃亦哈哈大笑,何曾料,吾周勃亦有封侯拜将之日。
两人拿着手里的将军印绶,左看看,右瞧瞧,笑称直到攻入咸阳,他们皆为‘冒牌将军’。
两人之言引起欢声笑语。
赐郦商爵信成君,赐予将军印。
赐樊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赐夏侯婴爵等同樊哙,为列侯,号昭平侯,仍为太仆。
拜灌婴为郎中,未赐侯爵
见所封赏皆为常随刘邦之将,吕泽部立功之人内心开始起波澜。
不公平,在不公平的同时,他们的心萌生欲随刘邦征战的念头,这种念头很怪,吕泽部将脸上淡定,内心却很复杂。
正在思虑飘飞之时,便听到熟悉的名字,封赏常随刘邦之将后,便开始封赏吕泽部。
赐靳歙建武侯,迁为骑都尉。赐傅宽为共德君
封赏从来非绝对,或立功然死于战场,有亲属尚善,若无恐如流水一般,轻轻流过,不曾留下一丝痕迹。
刘邦屈就汉王的那一刻,便在诸将心中埋下一个种子,按照萧何的劝谏是要还定三秦,做回关中王。
失望比绝望可怕,绝望将彻底放弃,或心如死灰的跟随,或果断弃而去,可失望不同。
若无心还定三秦,东出天下,无人愿入巴蜀,如同流放,愿跟随者,因为别无选择,或已经连根。
入巴蜀,依旧斗志昂扬,只有给他们星星之火。
封侯的容光焕发,未封侯的满身干劲,刘邦看着眼前这帮老战友,不禁有些热泪盈眶。
酒香,肉香,由萧何主持在置办酒宴,不知在为刘邦称王祝贺,还是在为诸将封侯赐爵同庆。
亦或是荣迁祝贺。
诸将吏脸上或喜或愁,喜自不必言,愁多为即将远离家乡而愁,他们并非锦衣还乡之念,而是欲和家人团聚。